央視網(wǎng)消息:提到“低價游”這三個字,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有的朋友還參加過。央視記者曾多次關注和報道過“低價游”存在欺騙和強制游客購物的情況。然而就在前兩天,央視記者參團前往云南旅游途中,又看到了這熟悉的一幕。
在游覽中,導游這樣對大獎說:“我估計前面的導游,把肉吃了,把骨頭啃了,我估計前面的導游你們連湯都給它喝了。到這里我最后一站了,我不要求喝湯,大家去給我積點分,給我喝點白開水,我們兩兄弟兌換點家用電器,好不好?在這里呢復習一下我們的旅游口號,旅游觀光,把錢花光;支援邊疆,把卡刷光;身體健康,為國爭光!
正常費用五六千 實際費用490元
相比以前我們報道中導游辱罵游客的話,這位導游的話,聽起來說的似乎還很客氣,出門旅游,游客到了這個時候恐怕已經(jīng)沒了脾氣。旅游的口號也很洗腦,但是自己口袋里的錢,恐怕只能是越掏越少了。
為了整治旅游市場,云南省去年出臺了被看作是“史上最嚴”的22條措施,可現(xiàn)在看來,“低價團”仍然存在,“低價游”為何成了如此的一個頑疾?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盡管只有三天小長假,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出游。來自一些機構(gòu)出游消費的預測報告顯示,云南的昆明、麗江和大理,又上榜了今年端午節(jié)國內(nèi)長線游人氣目的地。而也是在這兩天,云南省的旅游部門,則是又嚴肅處理了一起影響惡劣的“低價游”事件。
對涉事的6家購物企業(yè)作出關停、停業(yè)等處罰;吊銷3名涉事導游的導游證,處以相應金額罰款,并對其中一名存在強買強賣行為的導游處以治安拘留7天的處罰;吊銷涉事旅行社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并罰款30萬元,另外,該旅行社法人趙斌因涉嫌強迫交易罪,于6月16日被大理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這份由云南省旅游執(zhí)法總隊發(fā)布的1500多字的調(diào)查處理通報,看起來力度不小。而該案件的被查處,又是因為媒體曝光。
導游所說的每個游客五、六千正常費用的云南游,在記者暗訪參加的這個18人團里,實際費用卻是五天往返每人490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簽訂合同時,中國旅行社重慶分社的工作人員,故意把合同價格,改為了每人1500元。隨后,中國旅行社重慶分社,就把這個團賣給了云南的地接團。
多個導游輪番強迫購物 商品價格比市場高數(shù)倍
眾所周知,低價團,必然會導致旅行過程中的強買強賣,否則,云南當?shù)氐倪@個旅行社,就要賠本。根據(jù)知情人估算,只有平均每人消費3000元以上,旅行社和導游才有得賺。于是,在記者暗訪的這個低價團中,強迫購物、強買強賣、多個導游輪番上陣等等這樣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再次上演。
在記者五天的暗訪行程中,一共進了7家購物店,包括茶葉店、藥材店、玉石店、銀器店等等,每到一個點,就要更換一個導游。更關鍵的是,帶游客去的商店,價格比一般市場價要高出很多。以其中的一個銀器店為例,店里的白銀價格為19.8元/克,而市場白銀價格,為每克3.5元左右。
據(jù)了解,去年以來,云南已經(jīng)對旅行市場進行了大力度的整治。但是,低價團現(xiàn)象還是偶有出現(xiàn)。今年 5月14日,云南旅游執(zhí)法總隊發(fā)布通報,因為“低價團”的問題,剛剛處理了兩家旅行社、三個導游以及3家珠寶店公司。然而,不到一個月,違規(guī)“低價游”,就又被媒體曝光。
管不住的市場 關不了的商鋪
時隔一個月,問題再次出現(xiàn)了。而更早之前,不僅僅是云南,在全國很多地方,類似低價游的問題,早就成為了一種現(xiàn)象。此類事件其實不新鮮,各地整治的方法也一再升級,可新鮮的是為什么這類“低價游”能常年累月的發(fā)生,什么原因呢?
云南省旅游執(zhí)法總隊通報指出,途遇旅行社,涉嫌存在低價游接團、指定購物場所、擅自變更行程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根據(jù)《旅游法》相關規(guī)定,吊銷其旅行社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并處罰款30萬元。
此外,旅行社法人代表、出資人,一并列入旅行社重新申報“黑名單”,其中,法人趙斌,因涉嫌強迫交易罪,已于6月16日,被大理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記者調(diào)查中,還涉及到中國旅行社重慶分社,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處理。
低價團,最關鍵的兩頭,另一頭就是購物企業(yè)。此次事件,一共涉及到三個地方的六家購物企業(yè)。
云南大理“十八里鋪”購物商店,于6月16日被關停;保山的新地標廣場(原博南印象)和滇緬黃龍玉超市,停業(yè)整頓6個月;騰沖的玉泉園和新東南兩個自由市場,凡是涉及經(jīng)營翡翠、黃龍玉等珠寶飾品的個體工商戶,全部進行關停處理;德宏瑞麗喊沙民族村瑞麗市傣信茶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盡管還在調(diào)查中,但已經(jīng)暫停營業(yè)。
知情人介紹,玉泉營、新東南,都是屬于自由市場,每個里面大大小小的商鋪就有上百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市場里的部分企業(yè)和商家,在去年云南旅游大整治行動中,就曾是重點。
通報中提到的十八里鋪銀器店,已經(jīng)存在至少七八年,在當?shù)厝搜壑,也是代表云南特色的老店?/p>
根據(jù)通報,云南大理州旅游市場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將以“十八里鋪”為突破口,深挖商業(yè)賄賂等線索,從嚴從重查處違規(guī)違法行為。
利益鏈條割不斷 “低價團”亂象難禁
過去很多低價團的操作中,我們看到不少是所謂缺少資質(zhì)的“黑旅行社”在做,而這一次我們看到非常知名的旅行社,它的分社銷售員在明知違規(guī)的情況下,和游客簽訂問題合同。
其實從整個鏈條上來看,誘導、指定、甚至是強迫消費者購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商店,記者暗訪發(fā)現(xiàn),很多購物店和當?shù)氐穆眯猩缡怯刑岢赡醯。如果當(shù)芈糜问袌龅慕?jīng)營是規(guī)范的,這個土壤不存在,是不是很大程度能夠減少和避免問題的發(fā)生呢?
有些巧合的是,6月10日,云南景洪市人民法院,剛剛對一起“導游辱罵游客案”進行了宣判。
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12月,云南景洪導游李云,因強迫購物與游客發(fā)生沖突,采取辱罵、威脅、不發(fā)放房卡及驅(qū)趕換乘車輛等手段,強迫8名游客購買商品、消費“傣秀”自費項目,涉及金額達15156元。
涉事導游李云強迫交易罪名成立,一審獲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事實上,由于2017年春節(jié)前后,云南連續(xù)發(fā)生多起旅游負面事件,其中,麗江景區(qū)還因兩起游客被打案件,被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為此,云南旅游一時間也再次為輿論所關注。
2017年全國兩會閉幕十多天后,云南出臺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22條整治措施,其中,第一部分措施就直指旅游購物環(huán)節(jié)。
經(jīng)過近一年整治,今年1月底,在云南省地方兩會上,省長阮成發(fā)表示,云南旅游市場已經(jīng)有所改觀。
數(shù)據(jù)顯示,一年來,云南全省已有40多名干部,因為治理旅游亂象不作為、慢作為,被問責。一邊是史上最嚴的治理,一邊是時不時被媒體曝光依然存在的“低價團”亂象,云南旅游整治,還需要怎么做?
低價團,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我們在看到過太多案例后,對這個問題,應該漸漸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而對于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來說,鏟除土壤,凈化規(guī)范旅游市場的經(jīng)營行為,仍然需要更認真的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