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建成“農批市場快檢結果全城通”平臺
打通批發(fā)銷售消費全鏈條快檢數據通道
□ 俞秀蓮 張吉祥
到目前為止,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農批市場快檢結果全城通”平臺(以下簡稱“全城通”平臺)共采集交易信息18萬余條,快檢食用農產品3.6萬余批次,第一時間發(fā)現并及時處置陽性產品近200批次,基本做到從源頭上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以來,海陵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著手布局以蘇中農批市場為中心,輻射市區(qū)農貿市場的監(jiān)管信息網絡,建成“農批市場快檢結果全城通”平臺,打通貫穿“批發(fā)-銷售-消費”全鏈條的快檢數據通道,完善食品安全源頭防控體系,構筑起一道從農批市場到餐桌的安全屏障。
蘇中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是泰州市主城區(qū)食用農產品主要供貨地,其銷售量占城區(qū)80%以上。為使食用農產品進場和檢測零距離,該局在蘇中農批市場建立了面積為200多平方米的快檢中心,設置蔬菜、水產及肉類、水果及干貨、非法添加4個檢測功能區(qū)域和1個數據中心,配備6名專職檢測人員,配置先進的檢測設備20多臺套,日均檢測150批次,覆蓋市場上常見的各種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等100多項檢測指標?鞕z結果和經營戶的進貨、交易信息每日上傳至“全城通”平臺,平臺將自動分析研判,形成可視化的數據源,包括快檢結果數據分析、商品交易數據明細、商品交易價格趨勢、當月食用農產品安全指數、高風險品種預警等。該數據源同時傳輸共享至主城區(qū)各智慧農貿市場。
在嚴把食用農產品批發(fā)關的基礎上,該局把建設智慧農貿市場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大力推進。在智慧農貿市場顯著位置設置信息大屏,每個商戶配備一臺溯源一體秤、商戶顯示屏或商戶二維碼,提高食用農產品的銷售透明度。智慧農貿市場的互聯(lián)網系統(tǒng)可以與“全城通”平臺的數據源共享,實現“源頭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安全可控”。市場方可對智慧農貿市場中的食用農產品流通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和跟蹤,對市場供應環(huán)節(jié)、流通環(huán)節(jié)和服務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管理;快檢人員可依據共享的“全城通”平臺快檢結果數據分析,有效提高本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的覆蓋面和精準度;經營戶可通過高風險品種預警信息,及時調整進貨源頭和品種,回避風險、保障權益。目前,已建成引鳳、洧水等10家智慧農貿市場,明年主城區(qū)農貿市場將全部完成智慧化建設,真正讓“農批市場快檢結果全城通”平臺通全城、惠民生。
該局充分運用“全城通”平臺,暢通食用農產品溯源渠道。一方面,消費者能夠通過掃描溯源秤打印出來的小票二維碼,進入溯源小程序或在市場信息大屏輸入交易代碼,查詢到所購買食用農產品的來源和快檢結果等信息,確保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時,“全城通”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經營戶評價和投訴舉報通道,消費者給經營戶評價的過程,不僅對各類經營戶有“去蕪存菁”的作用,還會倒逼經營戶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監(jiān)管部門可以通過“全城通”平臺掌握食用農產品的來源和去向,運用快檢結果數據分析和消費者投訴舉報等信息,做到重點監(jiān)管、高效執(zhí)法。
《中國質量報》【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