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丁 瑩)6月9日,在第15個“世界認可日”中國主題活動中,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長肖建華宣布,CNAS正式建立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制度門類。這是我國集中統(tǒng)一的國家認可體系建立20年來,全新推出的第四大認可門類,與認證機構認可、實驗室認可、檢驗機構認可并列,并在此門類下建立產品碳足跡等多種認可方案。此舉是我國認可制度體系建設的一個重大突破,對于促進節(jié)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管理具有積極意義。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CNAS將構建完整的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體系框架,著力發(fā)展4個方面6項認可制度:一是服務碳減排和碳中和需要,重點開展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二是服務民航業(yè)國際競爭需要,深入推進航空領域溫室氣體核查機構認可;三是服務供應鏈價值提升需要,開展產品碳足跡核查機構認可制度和環(huán)境標志聲明核查機構認可制度研發(fā);四是服務綠色金融發(fā)展需要,推進綠色金融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制度和環(huán)境、社會、公司治理報告核查機構認可制度研發(fā)。
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是新出現的一個合格評定認可領域,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環(huán)境聲明、綠色金融等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領域。為了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各國普遍采用第三方審定核查機構出具的審定或核查結果作為項目審批、配額分配、減排量交易依據。
據了解,在雙碳目標指引下,CNAS已經建立起環(huán)境和能源管理體系、低碳產品、森林、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能源之星、光伏等認可制度,助力綠色發(fā)展。
《中國質量報》